但是在中国市场,由于之前政策垄断,商业气象服务行业近乎空白。究其原因在于国内市场存在一定程度的气象信息?;ひ约安捣⒄孤浜?。不过,2015年6月,气象局颁布了一项法令宣布开放中国气象信息,并于2020年完全放开,鼓励民营资本和气象局合作,国内气象信息开放后的巨大创业机会已经显现。现在,国内已经有了第一个吃螃蟹的人,正在积极挖掘气象数据服务价值以及推动整个产业进步,这家公司就是墨迹天气。
气象数据蕴藏巨大价值
世界上最大的气象数据公司——The Weather Company(简称TWC)是一家来自美国超过20年的天气公司。你可能不知道这家公司,但你一定用过它的服务,所有iPhone、安卓手机(除中国区)内置的天气数据都来自TWC。它在全球拥有超过4000万个气象站,10万个天气传感器,在美国各地建有13个气象资料中心,甚至拥有自己的气象卫星和雷达网络。
TWC的神奇之处不仅在于它的前身只是一家做且仅做 24 小时天气预报的电视台,还在于其B端和C端的业务板块:C端,TWC占据了全美约51%的气象服务市场份额,可为个人用户定制各种各样的天气预报服务,比如上班路线上不同区域的雨量分布,3D动态街道路况信息等。
在B端,他们在航空、能源、保险和零售、物流领域有超过5000家客户,包括Bloomberg、美国航空、加拿大航空等。以航空气象服务为例,TWC能为航空公司提供飞行全时段的实时紊流、雷暴检测和预警系统,并在此基础上进行航线规划和燃料添加。IBM称整套服务能为航空公司减少50%因气流造成的损失。
上述可知,天气确实是一个潜在需求十分庞大的市场,类似TWC提供的气象数据服务在国外市场已经成熟,而反观国内,更是存在着大量专业气象数据服务需求。
比如滴滴出行就曾开出10万美金的价钱,寻找算法预测用车供需关系。在出行、外卖、农业、航天、运输等各个层面,都以外卖市场为例,饿了么曾表示北京的一场降雨,因配送资源造成的损失就在百万级别。因此,饿了么与墨迹天气展开合作,通过专业气象数据服务为自己的配送运力实施动态调节。
在饿了么与墨迹天气的合作里,双方通过打通数据建立配送模型,该模型基于三大块数据而来:历史短时预报数据、历史外卖配送数据以及最新短时预报数据,基于该模型饿了么可制定未来2小时的配送计划,降低天气因素对外卖订单的损失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