(资料图)
除草、捉虫、松土、浇水……近日,在冀州区第二实验小学教育集团东校区,500平方米空地作为学校劳动实践基地分配到各班,学生们在老师的指导下,根据时令种植了茄子、辣椒、包心菜、油葵、番茄等农作物,并利用劳动课和课余时间在这里开展各类种植活动,学习种植方法,了解植物生长环境。
为充分发挥以劳树德、以劳增智、以劳强体、以劳益美、以劳创新的育人实效,进一步提高劳动教育质量,增强学生劳动观念,冀州区教育局在全区开展了中小学劳动教育实践活动。劳动教育实践基地的创建为学生参与劳动创造了机会、拓展了渠道、搭建了平台,有利于进一步教育引导学生增强劳动观念,涵养劳动情怀,提升劳动技能,磨练意志品质,激发劳动创造力,实现以劳树德、以劳增智、以劳强体、以劳益美、以劳创新的育人目标。
“我虽然很害怕小虫子,但是看着我们种的蔬菜被吃的千疮百孔,我必须把它除掉?!毖劭醋徘资种种驳陌牟嗽庥龀婧Γ街萸诙笛樾⊙Ы逃哦G难怯檬髦艘渡系男∏喑嬉恢恢弧白侥霉榘浮?;番茄属于感光植物,学生们亲手搭起棚架,用绳做牵引,让其获得充分的阳光;为了让豆角有更好的产量,大家又在老师的指导下进行折副枝、授粉……“在种植活动中,从发芽到开花、结果、收获,同学们都会通过查阅资料进行学习,再与劳动基地中的实际观察相结合,进行记录,”学校校长陈立湘告诉记者:“学?;棺牌盖胗兄种簿榈耐诵萁淌Ω墙步庵种布际鹾脱し矫娴淖⒁馐孪?。同学们在这里收获的不仅仅是果实,还收获了对劳动的热爱、对生活的热爱?!?/p>
通讯员:刘丽敏 赵浩
摄影:张敏